区财政局精准发力 持续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

2024年以来,榆阳区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全省“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按照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安排,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工具,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改革,不断提升政府采购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数字建设,打造阳光透明采购。

积极改变工作思路,努力探索改进政府采购新方式。在集采领域开展电子化交易改革,对区采购中心开评标大厅进行标准化改造,设立监标室,建立电子化档案室,于12月全面上线运行“不见面开标”系统,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线下交易模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供应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差旅、纸质标书制作等投标成本,为采购单位减少跑业务的次数,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提高了工作质效。榆阳区集中采购项目在全市县区率先实现全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真正做到了“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全程留痕、全程可溯”,极大的提升了政府采购工作的公开透明度。

二是强化政策落实,加大惠企政策力度。

通过采取提高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免收保证金等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024年,全区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预留份额比例达到67%,预留金额9.28亿元,其中面向小微企业预留份额比例达到77%,预留金额7.14 亿元。在政府采购中全面取消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在评审环节给予小微企业价格扣除优惠由10%提高至20%,在付款环节提高预付款支付比例,中小企业合同预付款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40%。大力宣传推广“政采贷”政策,在采购文件、中标(成交)通知书文本中注明融资政策、银行信息等内容,为中小企业和银行牵线搭桥,累计为21户中标企业投放资金1350万元,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引导全区各单位积极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2024年,全区在“832平台”采购商品订单1371笔,交易额1957.87万元,较上年增长263%,位列全市第一。

三是优化业务流程,打造便捷高效采购。

简化优化政府采购业务流程,在供应商资格审查中合理精简证明材料,实现“承诺+信用管理”准入管理,对于供应商依照规定提交的各类声明函、承诺函并且没有失信记录的,坚决不要求再提供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进一步提升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便利性。区采购中心全面梳理、简化采购业务流程,推行限时办结制、容错后补资料、业务AB岗等制度,极大提升采购项目时效。

四是强化监督管理,保障采购公平合法。

加强采购日常监管,开展“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对2户违法违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达到较好威慑和警示教育效果。依法依规做好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受理,快速办理投诉案件,针对投诉较为集中的采购人及代理机构,开展集中约谈。健全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推进采购需求、意向公开、采购过程、采购结果的全流程信息公开,向未中标企业告知未中标原因,维护供应商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