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重点项目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213个重点项目建设,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深做实项目谋划
坚持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启动区级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和三年滚动计划,谋划形成总投资2475亿元的重大前期项目盘子。拿出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前期,加快推进专家咨询、前期调研、规划设计等工作,确保项目早申报、早入库、早实施。
二是精准有效争资争项
成立跑项争资工作专班,深入研究吃透国家、省、市投资政策,围绕未来3至5年建设需求,紧盯古城保护、城市更新、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主动出击、精准衔接,变“等政策”为“抢政策”,变“等项目”为“跑项目”,争取更多政策、资金、要素落户榆阳。上半年累计争取专项债券资金3.4亿元,同比增长35%,争资规模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三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张任务清单“四个一”工作机制,全力做好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建立重点项目联审联批例会制度,按照“联合审批、限时办结”要求,为项目单位解难题、办实事,实现项目审批提速提质提效。每季度组织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周调度、月通报、季点评”,有效夯实项目建设责任,保障项目投资强度,推动项目建设形成更多有效投资量。截至目前,213个重点项目开复工135个、开复工率63.4%,完成投资151.5亿元。
四是全力以赴招商引资
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产业链头部企业,区级领导带队前往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精准开展上门招商,运用“投行思维”开展“基金招商”,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中介招商,借助异地商会开展以商招商,一事一议落实引资项目优惠政策,对招引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推动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落地。先后引进智能无人驾驶矿用牵引车、新能源矿卡、氢燃料电池等30多个高端产业链补短板、低碳创新链填空白的项目,引资总额达到432亿元,省外到位资金75亿元,省内到位资金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