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处于国家治理的第一线,是党的执政之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微场域”。抓好基层治理,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十四五”近景目标,强调“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这为榆阳区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全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厘清了逻辑思路,指明了发展方向。
近年来,榆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区情实际,紧扣发展目标,系统化构建全区“1163”基层治理框架体系,一体化落实“七联七制、双十二措施、三同步三融合”三条路径推动全域善治,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全力绘就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善治榆阳美好画卷。
共建:“三条路径”的基层治理主体维度
“共建”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位于基层治理主体维度,它既强调了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位于治理格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基层治理体制的首要任务在于切实提升党委政府的治理效能,又着眼于强化党委领导体制的统筹协调功能,督促政府主体将平等合作的共建理念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加强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三条路径”在践行“共建”理念的过程中描述了全域善治“人人有责”的实现方式,回答了“基层治理依靠谁”这个首要问题。
通过全域一体推进“三条路径”,榆阳区坚持和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推进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提升、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提升、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提升的“四大提升行动”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攻坚、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攻坚、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攻坚的“三大攻坚计划”,细化落实21名派出所所长进乡镇(街道)班子职责,梯次推进300多名社区民警进村(社区)两委“班子”,与西北政法大学合作开展的《耦合协同、系统集成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榆阳模式研究》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织基础。持续落实区域党建联盟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群团带动、社会参与、居民自治联动机制,全面推进组织共同体、服务联合体、治理综合体建设。深化落实社区物业党建联建促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七条措施”,推动司法职能力量向基层政法单位和办案一线倾斜下沉,为基层放权赋能,激发基层创造创新动力,不断提升全域善治水平。截至目前,各乡镇街道已打造红色物业治理项目70多个。
共治:“三条路径”的基层治理方式维度
“共治”位于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坚位置,是帮助多元主体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方式路径,它强调治理方式现代化,是促使基层管理真正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桥梁。“三条路径”从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多元格局、推进智慧建设、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对法治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治理方式进行了本地化探索,有效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工作,为实现全域善治“人人尽责”提供有效措施,回答了“基层治理怎么办”这一问题。
在以“共建”夯实党建引领的“政治”基础上,榆阳区充分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持续推动“一约六会”基层自治组织规范运行,不断推广牛家梁镇郭家伙场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村创建经验,全面提升村级协商议事自治水平。发挥德治先导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整治陈规陋习,加强“四德”建设,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深化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以法律“六进”为抓手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加大“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力度,深化法治示范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活动,全民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意识不断增强。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全面推动线上线下基层治理实体化平台建设,线上依托“智慧榆阳”项目建设,打造全区性的“智能分析、精准推送、联动治理、高效处置”的基层治理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线下以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智慧便民服务驿站建设为基础,科学设置线下服务清单,完善适老化和无障碍服务,精准落实基层治理服务事项,形成以综治中心为枢纽的线下网格化管理、信息化运用、便民化服务平台。
共享:“三条路径”的基层治理价值维度
“共享”隶属价值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剖析共享发展理念内涵时曾深刻论述共享的四个层次,即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它们从主体、内容、方式、进程等角度精准刻画出“人人共享”的立体图像。“三条路径”就是深度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意义,完善立体化的共享理念的具体实践。它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榆阳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答了“基层治理为了谁”的问题。
马合镇实现医保、养老、住房等“一网通办”,并将智慧农业、智慧畜牧、智慧气象、智慧水利等信息同步纳入数字化平台,让线上服务覆盖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新明楼街道万佛楼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为载体建设“邻里共享中心”阵地,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辖区居民提供免费充电、饮水、雨伞、家用工具箱、医用箱等贴心服务,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缝纫等暖心服务,真正做到为民服务有温度,细微之处显关怀。榆阳区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四调联动机制,选派专职人民调解员进驻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基层人民法庭、区信访局、区司法局等部门,合力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促进矛盾纠纷案结事了人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善治,是对良好的或理想的社会治理状态的描述,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推动榆阳区基层治理走向“善治”,就要深化落实“七联七制、双十二措施、三同步三融合”三条路径,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从主体、方式、价值目标的三重维度构建和谐有效的社会秩序、激发创新治理的社会活力、培育凝聚民心的公共精神,以奋进之姿书写新时代榆阳善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