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元化”联调机制,实行“ 一站式”高效化解纠纷——​榆阳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室工作纪实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纠纷,社区里的调解员、调解室多半就能化解,可当矛盾更加复杂时,当事人往往得多次来往奔波于各个部门去解决,甚至进入法律程序。但在榆阳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工作室,就能一站式解决这些纠纷。

民工欠薪,交通事故,雇工伤害、家庭纠纷,无论大小,均事关民生。2020年以来,榆阳区司法局进一步推进“一站式”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建设,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了一站式多元化调解工作室,合理统筹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律师、公证等多方面专业力量,着力在构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上下功夫、谋创新、求发展,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榆阳模式。

2021年4月,一位30多岁的农村妇女领着两个不满10岁的小孩来到了多元化调解工作室,向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哭诉起自己的遭遇。不久前,自己的丈夫在外打工不幸身亡,获得赔偿款80余万元,全部由丈夫弟弟领走,一分钱也不给自己,说赔偿款是给母亲的赡养费,还说怕给了钱我把孩子也领上走了。现在两个孩子上不了学,生活也难以维持,找村干部调解无果,要到法院起诉不知道怎样起诉。调解员详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即与其所在村委会负责人和其弟弟取得联系,约定时间由村委会负责人带领其弟弟和母亲到调解中心调解。在调解过程中,经与当事人了解,该妇女丈夫兄弟两人,父亲去世,丈夫在外地打工身亡获得赔偿款84万元,现有母亲一人,三级残废,同弟弟一起居住,弟弟未婚,该妇女带两个孩子分户居住。弟弟的理由是,母亲已经60多岁,孤身一人,经常有病,又是残疾人,无劳动收入,所以应当给母亲留着看病养老使用。嫂子有劳动能力,应该自食其力,侄儿上学,可以适当给点钱,但必须由母亲保管。调解员向其耐心讲解了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和分配原则及方法,使其弟弟明白了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范围,其赔偿权利人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第一顺序继承人,父母、配偶、子女。当弟弟的无权享有。经过耐心做工作,该妇女的母亲、弟弟一家三人原则上均同意按四份分配,即母亲、媳妇和两个孩子各一份,焦点是两个孩子的钱由谁保管产生了争议,其母亲担心两个孙子的钱由媳妇保管后,如果媳妇改嫁会将钱带走,孙子的抚养费得不到保障。鉴于本案的特殊性,经多次讨论协商达成了共识:赔偿款84万元,除去死者丧葬费使用4万元外,余80万元,母亲分配25万元,媳妇15万元,两个孙子各20万元,保管方式为:其母亲和媳妇的钱各自保管,两个孩子的钱存在银行,由母亲和媳妇共同保管,母亲记密码,媳妇管存折,取款时双方共同支取。当天由调解员和村委会负责人带领当事人在银行将80万元办成3张存折,按照达成的协议各人保管各人的。本纠纷最终以法服人、以理服人、以情服人,将问题圆满化解。一家人消除了怨气,唤回了亲情,祖孙三代人继续和睦相处。

在老百姓的传统理念里,一个家庭里是不能有原告和被告的,现在虽然有些家庭纠纷不得不上法庭,但上了法庭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即使就算问题解决了,但亲情散了就弥补不回来了。而除了去法院诉讼外,很多人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家庭纠纷,特别是在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的农村尤为突出。在榆阳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站式多元化调解工作室,只需来一次就能解决问题。好多来调解中心咨询准备到法院起诉的轻微交通事故、数额小的民间借贷、雇工伤害、医患纠纷等各类民间纠纷,大部分经过调解一次性处理,特别是一些赊欠工人工资类型的欠款纠纷,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微信转账,互不见面就解决。有些数额较大的纠纷,达成协议后如果需要分期履行,调解员会指导当事人到法院进行司法确认,经过法院确认的调解协议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化进程加快,民间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复杂,原来的“田间地头”式调解已经转变为“依法调解”,“单打独斗”式的调解已经满足不了群众需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与传统的“一元化”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相比较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当前矛盾纠纷主体的多元化、类型的多元化、诉求的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的思路、方法、措施、途径等也要与之相适应,多元化调解工作室成立后,能为群众减累增速、为法院减诉增效、为社会减访增和。

榆阳区司法局依托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大的协调能力和法律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一般民间纠纷和复杂案件的多元化调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全区聘请了80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成立了32个专业和行业调解工作室,在区法院、交警队、各派出所设立了16个调解工作室,真正意义上实行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形成了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司法、行政、专业、行业联合调解的“大调解”格局,人民调解员逐步从原来的兼职化转变为专业化和职业化,办案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群众对人民调解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真正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使联合大调解成为筑牢基层坚实可靠的“第一道防线”,为推进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建设进程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的积极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