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司法救助 传递法治温度

为进一步科学、规范管理使用司法救助资金,做好司法过程中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2020年以来,榆阳区委政法委严格按照国家司法救助原则和标准,变“被动申请”为“主动摸排”,对政法各部门上报的案件逐一审核,并就是否符合救助条件、是否给予救助、建议救助金额等提出初步审核意见。经层层严格把关,对符合条件的41案42人进行了司法救助,累计发放救助金288万元,一场场司法救助“及时雨”有力化解了案件受害人“燃眉急”。

兑现司法救助金 为群众纾困解难

司法救助申请人刘某驾驶摩托车时与被执行人王某某驾驶的小型轿车发生碰撞,致司法救助申请人一级伤残。该案执行立案后,被执行人王某某下落不明,且其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高昂的医药费压的刘某一家人难以喘息,当事人遂向区委政法委申请司法救助。了解刘某真实生活现状后,区委政法委本着为民解忧的态度,要求榆阳法院依法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其申请司法救助金20万元。这一场“雪中送炭”的司法救助行动,及时止住了刘某一家走向崩溃的脚步。

用好司法救助金 化解执行信访案

司法救助申请人康某某驾驶摩托车与被执行人高某驾驶的小轿车相撞,致司法救助申请人一级伤残。经榆阳法院查控,被执行人名下除肇事车辆外,再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后榆阳区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实施两次司法拘留强制措施,但被执行人仍不能支付赔偿款,导致案件客观上执行不能。康某某家庭本就贫困,生活来源主要以务农为主,父母年迈且母亲患有癌症。康某某因事故受伤后,家庭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康某某的家属经常到法院、政府等部门不断信访,严重影响了各部门的正常工作。鉴于康某某家庭生活确实窘迫,为帮助其重燃生活之光,区委政法委经分析研判,决定给予其暂时性救助10万元,信访人表示愿意接受司法救助意见,保证息诉罢访,至此一起长期多方上访的案件得到化解,有效缓解了涉法涉诉信访压力。司法救助的诉求往往与涉法涉诉信访相伴而生,在救助工作中,区委政法委从“情、法、理”入手,在做好救助的同时,注重做好息诉罢访和维稳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既体现公平正义,又让群众信服接受。信访人王某的母亲张某某在榆阳区流水沟村李家梁附近被嫌疑人吴某杀害,因无力承担丧葬费,家属一直未领走尸体,加之案件侦破后,犯罪嫌疑人吴某及家属未对受害人家属进行经济补偿,导致张某某家属频繁至国家信访局、公安部、省公安厅等部门上访。为有效解决该信访问题,特申请对信访人王某进行国家司法救助,切实解决了信访人的实际困难。

“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爱”。政法各部门通过与政法委联动,扩宽司法救助渠道,有效解决了一批案件受害人家庭生活困难问题,成功化解了一批疑难信访积案,有力推动了一批涉民生案件和小标的案件得以顺利执行,充分发挥了“国家有正义、司法有温度”的司法救助制度效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行难”问题。

司法救助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大局。我区通过司法救助的良性循环,逐步化解一批时间跨度长、处理难度大、案情复杂、久拖未决的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有效帮助案件受害人解决生活困难,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