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司法局金沙路司法所聚焦“精准普法、靶向防范”,联动街道、社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多形式、全覆盖的宣传模式,将法治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植入群众心间。
一、法治教育润心田社区矫正“大宣讲” 筑牢守法防线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这一特殊群体,金沙路司法所将反诈骗宣传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为在册矫正对象量身定制“反诈课堂”。7月30日上午,榆阳区司法局金沙路司法所联合街道平安法治办公室在司法所会议室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对象专题集中教育宣讲活动。本次活动紧扣“以法明理、以案促改”主题,通过“视频警示+法规解读”双轨模式,为30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1、以案为鉴敲警钟:禁毒宣传视频直击心灵
活动伊始,街道平安法治办公室主任白强强组织全体矫正对象集中观看禁毒宣传短视频。视频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通过直观的画面、详实的数据,揭露了新型毒品的隐蔽性(如“邮票毒”“笑气”等伪装形式)、成瘾后的严重危害(家庭破裂、健康摧毁、违法犯罪等),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讲解了非法持有、吸食毒品的法律后果。“视频里的案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后背发凉。以前总觉得毒品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防毒’必须从细节做起。”矫正对象朱某看完视频后坦言,“以后不仅自己要远离毒品,还要提醒家人朋友提高警惕。”

2、以法为纲明底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宣讲入脑入心
随后,金沙路司法所所长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陕西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为矫正对象开展“精准普法”。宣讲重点聚焦三大内容:一是明确权利义务,强调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教育帮扶、申诉控告等权利,同时重申“定位打卡、定期报到、外出审批”等法定义务;二是划清行为红线,针对“未按规定报告活动情况”“擅自离开监管区域”“参与赌博、酒驾”等常见违规情形,逐条解读法律后果,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三是传递矫正温度,结合近期成功解矫案例,鼓励矫正对象珍惜改过机会,通过公益劳动、技能学习等方式修复社会关系,“只要遵守规定、积极改造,我们都会尽力帮大家重新融入社会。”所长的话语让现场气氛从“严肃”转向“温暖”,不少矫正对象频频点头记录。

3.以学促行见实效:教育成果转化为行动自觉
活动尾声,现场互动环节中,矫正对象纷纷发言:“以前总觉得‘管得严’是约束,现在明白‘严管’是为了‘厚爱’。”刚结束公益劳动的矫正对象吴某表示,“今天的课让我更清楚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后一定按时签到、好好工作,不辜负政府给的改过机会。”
二、组织恒安路社区开展“宪法进万家 法治入人心”主题宣传活动
8月1日,恒安路社区在惠丰清雅园活动广场组织了一场 “宪法进万家 法治入人心” 的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吸引了大量居民热情参与。
活动现场,社区特别设立了法律咨询服务点,邀请了专业律师前来坐镇。居民们带着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踊跃前来咨询,从家庭婚姻中的财产分割、赡养抚养问题,到邻里间的噪音扰民、物业纠纷,再到劳动就业里的合同签订、权益保障等复杂事项,律师们都全神贯注地倾听,随后依据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为居民们细致剖析问题,并提供专业的解决思路与法律建议。

为活跃现场气氛,提升居民参与度,活动精心设置了宪法知识趣味问答环节。题目紧扣宪法基础知识、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应用等内容,从宪法的诞生历程、重要修正案,到生活里的消费维权、老年人权益保障等。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宪法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深刻体会到宪法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条文,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三、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大宣传”法律进机关宣传活动
8 月 5 日上午,金沙路司法所组织开展“大宣传” 法律进机关活动,专题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习中,工作人员对法律条文进行了系统性解读,重点围绕有组织犯罪的定义、预防和治理措施、相关法律责任等核心内容展开详细讲解。为让抽象的法律条文更易理解,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直观展现法律在打击有组织犯罪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帮助机关干部明确自身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中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参与学习的干部们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法律精神实质,在日后工作中严格依法办事,主动投身反有组织犯罪工作。

此次专题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金沙路街道全体干部对有组织犯罪的认知水平和防范能力,强化了大家运用法律武器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为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此次系列宣传活动,营造了辖区干部群众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了辖区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下一步,金沙路司法所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法治宣传格局,为建设平安榆阳、法治榆阳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