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司法局金鸡滩司法所进校园开展“反校园欺凌”普法课

“如果同学故意孤立你,你会怎么办?”  

“孩子被嘲笑时,家长该立刻找对方理论吗?”

5月23日,金鸡滩小学的教室里座无虚席,一场别开生面的“反校园欺凌”普法课正在开展。金鸡滩司法所联合学校特邀陕西英培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王欢现场授课,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通过案例解析、情景演练、亲子互动等形式,学习如何用法律武器向校园欺凌说“不”! 

专业律师划重点:欺凌不是“小打小闹” 

“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恶意P图传播、强迫他人‘跑腿’……这些都可能构成欺凌!”王律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用真实案例拆解校园欺凌的“法律红线”:  

- 言语欺凌:嘲讽、威胁、散播谣言;  

- 社交欺凌:孤立、排挤、恶意拉群;  

- 网络欺凌:匿名辱骂、转发隐私视频;  

- 肢体欺凌:推搡、殴打、勒索财物。  

“即便是未满14周岁的学生,欺凌行为也可能面临矫治教育、赔偿道歉等法律后果。”王律师的讲解让在场学生频频点头,有家长直言:“原来孩子间的‘玩笑’也可能违法!”

家长学生齐演练:遭遇欺凌这样做!

场景1:孩子回家哭诉“被同学当众撕作业”,家长如何应对? 

张律师现场支招: 

情绪安抚

先拥抱倾听,避免质问“为什么只欺负你” 

证据留存

保存被毁物品、聊天记录,联系老师调取监控。

依法维权

通过司法所或学校启动调解,必要时报警。

场景2:学生发现好友在微信群被恶意“恶搞”,该沉默还是发声?  司法所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分组演练:

拒绝旁观

私下安慰被欺凌者,鼓励其向老师求助;

智慧干预

截屏保留证据,报告班主任或拨打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 

校园无欺凌 青春不受伤

金鸡滩司法所将持续联合学校开展“法治班会课”“模拟法庭”等活动,为家庭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一站式服务。 如果您发现孩子有情绪低落、抗拒上学等异常表现,请及时联系学校或司法所。拒绝沉默,勇敢发声,让我们共同守护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