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02016083285C/2024-00303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近”享多元服务 “尽”享幸福晚年 ——榆林持续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事关百姓福祉,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榆林积极探索多元养老模式,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不断推动养老惠民政策落地见效。让老人们从“养老”到“享老”,在家门口乐享幸福晚年。
初秋时节,走进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崂村,一排排整齐的老年公寓座落在绿植和蔬果间,光影掠过,满目生机。村民张爱英的一天,从打理门前的菜园开始。茄子、玉米、辣椒、豆角......虽然面积不大,但其中的蔬菜种类却很齐全。正因如此,这位81岁的老人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2015年,张爱英和老伴免费住进了村里修建的两居室老年公寓。不仅水电暖气不用操心,房间里还精心准备了各种家电和家具。老两口拎包入住后,生活从里到外都迎来了改变。
“住到这里以后特别幸福,不用再上山爬坡,门口都是邻居,出行又方便,还不孤独。而且这里条件很好,想洗澡就洗澡,不用担水倒水。特别感谢这个好政策,没想到老了以后还能享受这么好的待遇。”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崂村民张爱英说。
近年来,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崂村村委会在爱心企业的资助下,在村里建成43套老年公寓,并免费邀请村里的高龄老人按照年龄大小依次入住。住宿问题解决后,村委会又连同爱心企业在老年公寓附近修建了老年互助幸福院。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只需交100元伙食费,就可以在这里享受到热气腾腾的美味。截止目前,村里共有28人上灶。
“此外,每个季度我们古塔医院都会给老年人做一次免费体检,我们还有个奶牛场,每个季度会给老人发一瓶酥油、三桶酸奶、十斤牛奶。通过一系列举措,希望让老人们吃的放心,住的舒心,玩的开心,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榆阳区古塔镇黄家圪崂村党支部书记任润堂说。
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样值得关注。近日,走进榆阳区青山路街道福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门口一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标语格外醒目。活力四射的老人们来来往往,乐器演奏声、乒乓拍打声、歌声、笑声交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不同兴趣爱好的老人相聚在此,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62岁的李望勤退休后便迷上了吹萨克斯,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逐渐组建了十几人的团队,社区提供的这个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专业技巧的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情。“每次来到这,就像回到了上学的时候。这里不仅有宽敞的教室供我们练习,还有专业音响,体验感很好。每天和大家练练琴、聊聊天,感觉心情特别好,整个人的状态也更年轻了!”李望勤说。
“目前我们社区开设有声乐、书法,舞蹈,走秀,萨克斯,手工剪纸等六项课程,共有学员 95人,专业老师4 名,每周开课2次,吸引了前来就餐、休闲、娱乐的广大老年朋友广泛参与,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老年人身心健康。”据榆阳区青山路街道福安社区第一书记张小兵介绍,在中秋、重阳、元旦等节令,社区还会组织老人积极参与文艺汇演活动,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此外,近年来,我市制定出台各类政策20多项,全面优化了土地供给、税费减免、资金补助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全力推进养老服务发展。通过加强设施保障,以养老设施供给为重点,不断激活服务新动能。据了解,2024年,全市规划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个,年底达到274个,覆盖率95%,开展助餐服务占比超过90%。规划建成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8个,年底达到53个。规划建成社区食堂并投运50个,年底达到90个。规划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80所,年底达到2552所,覆盖率86%,开展助餐服务占比85%。
从农村到城市,从“兜底线”到更完善,如今,一张张紧密的养老保障安全网正在加快编织,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一幅幅幸福养老的生动图景正在徐徐绘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