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洒满乡间小路,鱼河峁镇岔上村的教室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三十多个孩子或在志愿者指导下完成暑假作业,或握着彩笔描绘童真世界,或跟着节拍跳起欢快的舞蹈.....这是岔上村“星星之火”志愿服务队第四期“假期公益课堂”的日常剪影。这支由岔上村驻村工作队精心打造的志愿服务队,用爱心与热情为乡村儿童构筑了一个融学习、创造、成长于一体的暑期成长乐园,让教育的星火在田野乡间熠熠生辉。
▲鱼河峁镇岔上村“星星之火”志愿服务队第四期“假期公益课堂”开班仪式
每天清晨,当初升的太阳刚刚为岔上村的屋檐镀上金边,志愿者们就已将教室布置妥当。他们知道,再过不久,那些熟悉的小身影就会蹦蹦跳跳地穿过田埂而来。笔尖沙沙作响,交织着窗外清脆的鸟鸣,开启了求知的一天。
▲志愿者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本期公益课堂延续了“星星之火”志愿服务队一贯的创新理念,课程设置既注重基础教育的夯实,又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业辅导区,志愿者们采用“分层教学+个性指导”的模式,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难题;美术课堂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心中的世界,色彩斑斓的画作展现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舞蹈教室里,孩子们随着音乐律动,肢体语言中绽放自信笑容;榆林蓝天救援队带来的防溺水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自救互救的重要技能;AI职业梦想照活动则以科技为媒,让孩子们看见未来的自己,实现沉浸式职业启蒙;特别设置的红色观影环节中,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当银幕上出现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时,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多元课程的精心设计,体现了公益课堂“既有泥土的芬芳,也有星空的辽阔”的志愿初衷。
▲孩子们正在纸上勾勒童年色彩
▲榆林蓝天救援队讲授暑期防溺水公开课
▲孩子们带着“职业梦想照”合影留念
▲孩子们分享《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言
结课汇演上,《感恩的心》手势舞表演中,孩子们用略显生涩却真挚动人的动作表达着内心的感激;《少年中国说》的集体朗诵则气势如虹,“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在校园上空久久回响。台下,家长们举着手机记录这珍贵时刻,眼中满是欣慰——这些曾经羞涩的孩童,如今正站在公益课堂搭建的舞台上闪闪发光。
▲《感恩的心》手势舞表演
▲被《少年中国说》点燃的黑板印记
当正午的骄阳越过屋檐,孩子们依依惜别的身影在校园里拉得悠长。他们的书包里装着完成的作业、绘画作品,更珍藏着被点亮的梦想和被温暖的童心。在这个夏天,爱与教育的光芒,正温暖着岔上村的每一条成长之路。而志愿者们的记事本上,又记下了新的课程设想——下期要增加哪些内容?还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这些问题,将在下一次的星火相聚中找到答案。
▲岔上村帮扶单位慰问志愿者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从第一期到第四期,“星星之火”志愿服务队“假期公益课堂”已成为岔上村的文化名片,累计服务儿童150余人次。“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链接更多社会资源,把公益课堂打造成为乡村儿童全面发展的平台。”岔上村驻村第一书记尹华飞说道,“当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并参与乡村教育,当越来越多的‘星星之火’在乡野汇聚,终将照亮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