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事务大家商,社区治理大家议,社区决策大家定……上郡路街道德静路社区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为目标,结合社区实际,创新性提出了 “民声月院谈”居民议事机制,在社区全面推行“六步工作法”,将“协商议事”会场搬到小区院落、居民门前。以拉家常形式开展“流动议事会”,察民情、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积极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自治,激活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构建“民事民议、民需民办、民困民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环境整治 党群联动绘就宜居新画卷
针对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集中、环境治理难题的突出现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社区充分运用 “民声月院谈”工作机制,召开“民声月院谈”座谈会,梳理出闲置空地垃圾堆积、绿化带脏乱等12项环境痛点。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商议解决办法。引导居民对空闲地进行合理规划,初步制定方案。鼓励居民们畅所欲言,共商环境保护对策,共同制定治理措施。激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强化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社区召集“双报到”单位,共同参与到社区环境治理中来,党群携手,辖区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很多群众身边的突出的环境问题。闲置空地摇身一变成了“活动广场”;地面经过硬化处理,安装了小圆桌、小板凳以及多人长凳,方便居民们聊天交流;通达巷空地垃圾清运并加装了围栏、党群共同清理杂草、清运垃圾,共同保护环境,社区环境治理更高效,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理论浸润 共学共悟凝聚思想共识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将党的声音传递到社区的每一个居民心中。德静路社区借助“民声月院谈”平台,开展“院落微课堂”,和居民共同学习,让理论的种子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社区工作人员走进居民院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居民群众详细讲解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并耐心细致解答居民提出的关于就业、医疗、社保等问题,把党的新政策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幸福感,赢得了居民的点赞。同时,鼓励居民发表自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感悟。居民们积极参与,分享学习心得和生活中的点滴变化。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居民对理论的理解,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平安守护 多元共治筑牢安全防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德静路社区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推行“民声月院谈”工作机制,将议事会开到问题现场,邀请辖区居民共同参与,围绕安全生产、院落危墙、违规占用消防通道、群众间矛盾纠纷等重点工作展开深入交流。通过居民共商共议,成功调解了联通巷居民养鸡纠纷、移除了联通巷东五排和六排之间的废弃电线杆、在宏达中巷安装了防护栏、修理了国税小区危墙等,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里邻里和谐。
民生答卷 议事平台破解急难愁盼
倾心听民声,悉心解民忧。德静路社区始终将居民的需求作为行动的第一选择,“民声月院谈”工作机制,为居民搭建家门口协商议事平台。大家从眼下最关心的事情出发,围绕近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言献策,社区工作人员现场进行“答疑答惑”,征求意见、凝聚共识。自“民声月院谈”推行以来,社区解决了许多关乎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联通巷西污水管网改造,在民声月院谈一个月内,得到现场解决;及时安装了影响群众安全出行的富贵巷、威武巷、中路巷的路灯;应居民需求新增羊毛衫厂、路桥一处和文华小区健身器材28件,让辖区居民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数据显示,机制运行以来累计收集民意诉求50条,解决率达95%,真正实现“居民点单-社区接单-多方办单”的服务闭环。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问题清单”到“幸福账单”,德静路社区以“小院落”搭建“大平台”,用“微协商”撬动“大治理”。下一步,德静路社区将继续深化“民声月院谈”居民议事会机制,让更多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享受治理成果,增进民生福祉,以“小机制”谱写社区治理“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