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路街道永康路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探索“居民自治+社区共治”多元协同机制,并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成功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如今,社区环境更美、服务更优、邻里更亲、凝聚力更强,居民满意度持续攀升,一幅和谐宜居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建领航:凝聚合力,筑牢治理“主心骨”
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建立“党建+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将辖区单位、“双报到”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商共解社区发展难题。
面对太白路南郊市一中家属院巷西7排危墙(裂缝、倾斜,隐患严重)的“老大难”问题,社区党总支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现场查看情况,并与榆林市第一中学多次积极沟通协商。最终,成功修缮了危墙,并对巷道进行了铺砖硬化,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受益居民群众138户、478人。
党总支积极组织党员志愿服务,联合“双报到”单位榆林市建筑业综合服务中心在顺和雅苑小区党群服务活动室开展了家门口服务活动,免费为居民磨刀磨剪子、修锁配钥匙、义务理发等。此外,社区党总支还组织社区干部和居民将闲置的旧衣物进行爱心捐赠,实现旧物再利用,并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党员们还深入居民家中,宣传政策法规、收集居民诉求、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组织在社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居民当家:激发活力,唱响自治“主旋律”
社区注重激发居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建立了完善的居民自治机制,让居民真正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中来。
社区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针对社区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整治、邻里纠纷调解等热点问题,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按照“大家事大家议”的原则,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形成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针对十三中下巷、开光路水渠畔周边多年存在的“种菜脏乱差、土路泥泞”顽疾,在充分听取民意基础上,社区积极与抽水站对接,创新采用铺砖硬化方式,一举解决环境与出行难题,受益居民高达4674余人,生动诠释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自治理念。
协同共治:汇聚众力,奏响治理“交响乐”
社区积极搭建共治平台,深化与“双报到”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的协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动局面。
联合榆林市第十三中学,对永盛小区路面杂物、垃圾、枯枝进行彻底清理整治。积极引入青少年教育机构、公益慈善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涵盖各年龄层、各职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在关爱孤寡老人、环保宣传、治安巡逻等领域发光发热,成为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创新载体:文化浸润,打造幸福“新家园”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社区正在进行升级改造,设置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室、舞蹈瑜伽多功能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多功能会议室等多个功能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居民的文化需求。
社区定期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读书分享会、亲子活动等,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社区与社会组织合作,免费开展书法、口才等文化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老师为青少年授课,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水平。
永康路社区通过党建强引领、居民真自治、社会广协同、服务深创新的“组合拳”,在社区治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环境美化优化、邻里关系和谐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