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结硕果,昂首迈向新征程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2024年,榆阳产业园区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工作要求,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秉持着眼大局、发挥优势、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在强基础、兴产业、抓招商、大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效,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一年,我们聚焦经济发展核心,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在2023年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年度考核中,园区在全省114个考核单位中位列综合发展先进第8名,彰显强劲发展势头。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88亿元,税收1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97亿元,关键经济指标稳健增长,进一步凸显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

这一年,我们以项目实施为抓手,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政府与企业投资项目同步发力,高效推进了32个政府投资项目和18个企业投资项目。众多项目的高效实施,为园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际完成投资额远超预期,为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一年,我们着力羊绒毛轻纺产业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全年生产285万件轻纺产品,产值达到4.24亿元。与此同时,通海羊绒纺织生产基地等多个重点项目相继启动并顺利实施,使得产业集聚的效应愈发凸显。此外,轻纺产业展览展示中心与电商直播中心已顺利完成装修并投入运营,累计接待参观考察人员上千人次;轻纺产业孵化器、绒毛交易中心、轻纺公园、配套公租房、二期标准化厂房等项目也相继启动,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集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合力。

这一年,我们以通航产业园建设为引擎,产业布局成效显著。通过马合通航产业园的建设,推动了低空物流、智能制造、低空运动、航空科普等多个领域的发展。马合机场选址取得军方和行业主管部门批复,“榆阳一号”首飞仪式成功举办,航空运动基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采购自转旋翼机、固定翼飞机、动力三角翼等运动类飞行器14架;马合全镇120米以下空域获批,林场及水库自动巡检智能化系统安装工作正在开展,为低空经济场景建设再添新成员;与通飞院、管干院合作完成无人驾驶航空器和低空经济人才培训50人次,被市科协确定为科普示范载体创建项目;启动马合至西安蓝田通用机场支线物流航线空域审批。2022—2024年政府累计安排投资6.25亿元,启动实施29个项目,为通航产业的振翅高飞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一年,我们加速装备制造业布局。速豹动力滑板底盘、盟创纳米气凝胶、氢储装备制造、正元智慧输送系统等项目在麻黄梁工业产业园布局落地,前期手续正在加紧办理中,装备制造业规模正在逐步形成,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这一年,我们推动铝镁新材料产业链延伸,铝镁新材料产业不断延伸。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年产43万吨铝基新材料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全省博士后创新基地获批,链主企业产学研用结合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体现;春晨博发5万吨/年铸轧生产线投入使用,10万吨/年冷轧生产线正在建设;信必诚13万吨/年铝棒项目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围绕铝产业差异化、高端化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链不断强化,为园区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一年,我们以高端精细能化产业发展为方向,提升产业水平。未来能源 50万吨高温费托腊、长庆油田上古天然气“269”工程、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50万吨/年聚甲氧基二甲醚项目相继开工、抓紧建设,50万吨/年合成气高温费托制化学品及产品延伸项目、高端化工技术孵化基地、20万吨/年Ⅲ类 + 润滑油基础油项目也启动前期手续办理,高端化、精细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形成,为园区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展望2025年,榆阳产业园区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奋进,按照“四提升、四培育、四推进”的思路,以建设榆林特色文旅与城市服务新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样板区为目标,加快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形成园区建设新格局。同时园区将充分运用市场、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